2015-12-24 来源:www.te5.com
《我是面包》是一款模拟类游戏,当然被模拟的就是面包,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就是一个被拟人化了的面包。
《我是面包》是一部角色扮演游戏,我们所扮演的对象就是一块面包(或者面包圈、或者饼干等),任务上面已经提到了——把自己烤熟,一起来看看这款趣味游戏是否好玩。
不想当烤面包的面包不是好面包
没有人类的帮助,一块土司想把自己烤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所扮演的面包自己可以动,移动方式就像是一只笨拙的章鱼,或是一只方形的蚯蚓:它的四个角角可以像吸盘一样暂时的粘在物体的表面,并以此为轴倔强的翻跟斗。总体来说,每个关卡的任务目标其实都是简单的从A点移动到B点,但过程却比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因为我们的障碍不仅包括各种各样的古怪的“地形”,还必须让自己保持在能吃的状态,即不可以把自己弄脏。
游戏也由此引入了一个可食度(Edibility)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面包的生命值。掉在地上是断然不行的,爬满蚂蚁的橱柜则更是凶险。其他的障碍还包括肮脏的橱柜,随手丢在床上的、用过的创可贴、枕头上的指甲碎屑等等(这屋子的主人简直比我还不讲卫生),粘上任何一处都会让我们损失一定数量的可食度,可食度全部耗尽就会Game Over。
是动作喜剧还是技巧游戏?
将自己烤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烤炉和烤面包机是最显而易见的选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关卡里都有这样方便的东西。想要在卧室里将自己烤熟,面包君就必须找点儿新奇的方法,比如说电暖气,又比如开着的白炽灯,总而言之:任何能够制造足够热量的地方均可,一个关卡中的选择有时还不止一处。不过这些东西都没有那么难以想到,解谜的乐趣仅仅是本作游戏体验的细枝末节,真正的快乐,其实就像是Bossa工作室的上一部作品《外科模拟》那样,是游戏那古怪而欢乐的操作方式。
但游戏的乐趣就确实的摆在那里,仔细分析一下,其来源甚至能上溯到游戏界的蒙昧时期。《我是面包》与《外科模拟》有着本质的不同,《外科模拟》的乐趣很大程度来源于失败,因为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每一场游戏都像是一处血腥的恶作剧,看着电动骨锯掉进病人的胸腔才是游戏的高潮;而《我是面包》则更像是一部怪异的技巧游戏,最大的乐趣来源于练就熟练操作后的、那令人眼花缭乱的一气呵成。这使得变成了某种像是《吃豆人》和《打砖块》之类作品的东西:过程毫无意义,乐趣全在于操作本身与分数的积累。
卡在了很尴尬的地方
这类游戏在眼下依然有着非常活跃的市场,比如所有类型的跑酷游戏都能被算作是技巧游戏的一个旁支。它们的乐趣来源基本相同,却没有任何一部拥有《我是面包》这样奇异的创造力。快速而敏捷的操作着你的面包通过复杂的地形能给我们带来极其丰富的满足感,在一些最精彩的片段中甚至让我想起了《皇牌空战》系列最后一关那必然出现的钻隧道任务。追逐高分在游戏中也有所体现,消耗的时间、可食度的剩余多少都将影响我们通关时的得分和评价,你甚至可以在游戏中找到果酱和黄油之类的东西往自己身上猛擦,因为增加自己的可口程度也会提高分数……
土司还有很多亲朋好友
我们能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局限于低调朴实的土司,还能扮演莽撞的面包圈(顾名思义,是个圈)、骄傲的法棍(顾名思义,是根棍)以及特立独行的饼干(顾名思义,是块饼干)。不同的食品对应着不同的游戏模式。
后期添加的三部DLC也非常奇葩有趣,虽然没有重复游玩价值。其中包括面包版的《星球大战》,恶搞得非常到位,在这里主角土司成了土司中的战斗机,敌人则是饼干家族拼凑起来的“钛战机”。精神上的共同战友《模拟山羊》也来这里客串了一次,只是在这个世界里它变成了一只死角瘫软的怪物,连站立都有困难,目的依然是尽可能的在房间里搞破坏。向来以“随便改”自我标榜的《军团要塞》也来这里客串了一把,这个模式大概是DLC中最有趣的一个,不仅有《军团要塞》的角色倾力加盟,土司君的任务也从简单的把自己烤熟,变成了把自己做成三明治……
总结
《我是面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或许对于开发者来说它也真的就仅仅是个笑话而已。但是,在这个笑话的背后却闪烁着令人激赏的创意火花与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新奇”的古怪魅力。它在操作层面甚至很有深度,其所能带来的乐趣也同样令人感到惊异。只可惜,在奇葩的新颖慢慢降温后,游戏并没有太多东西能够吸引我们长久的追随一块早餐的足迹。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移动平台才是它的天然主场。